为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管理,提升辅导员应对学生突发事件与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4月30日上午,传媒学院组织全体辅导员在4505会议室开展了学生突发事件、事故处理专题学习交流会。此次交流会由党总支副书记范新安主持。
交流会中,范新安副书记领学了教育部令第12号文件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》,结合我院学生活动范围广、专业实习多、参与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机会多等特点,从校园常见突发事件类型切入,深入剖析了学生生病、意外伤害、交通意外、遇到诈骗、网络舆情等不同场景下的应对策略。
交流会上,辅导员们结合日常工作实际,以学生遇到安全问题的案例,并针对不同情况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在学生生病方面,就学生深夜突发急性肠胃炎为例展开讨论,大家围绕如何完善学生健康档案、建立快速就医通道、加强家校之间时时畅通、加强与校医院的沟通协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,一致认为要提前掌握学生基础健康信息,建立紧急联系人机制,确保在学生突发疾病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。
谈到意外伤害,辅导员就学生在户外活动中不慎扭伤脚踝的事件为例展开讨论。大家针对意外伤害的预防、现场急救处理以及后续的心理安抚等环节展开讨论,一致认为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,普及基本急救知识,同时完善安全预案。
在交通事故处理板块,就学生骑自行车与校外车辆发生轻微碰撞的情况展开讨论。大家围绕事故现场处置、责任认定、保险理赔以及后续的心理疏导等流程进行了详细探讨,强调要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,提高交通安全意识,增强法律法规意识。
针对学生遭遇诈骗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,就学生因轻信网络刷单返利广告,被骗取数千元生活费的案例为例。大家共同剖析了诈骗手段的多样性和隐蔽性,探讨了如何通过开展防诈骗主题班会、发布防诈骗预警信息、建立快速报警和反馈机制等方式,提高学生的防诈骗意识和能力,守护学生的财产安全。
网络舆情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挑战,以学生言论在网络上引发小范围舆情的事件为例。大家围绕网络舆情的监测、研判、引导和处置等环节进行了深入交流,认为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体系,发挥学生网格长作用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舆情风险,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,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,理性表达观点。
经过一上午的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,辅导员们收获满满,在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上达成了诸多共识。
范新安副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学生安全无小事,全体辅导员要将此次交流会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,不断完善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机制,进一步完善家校沟通机制,加强与各部门的协同配合,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院的和谐发展保驾护航。
